Search

不覺得現代人對於訊息焦慮的嚴重性,
已經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了嗎?
甚至已經大部分...

  • Share this:

不覺得現代人對於訊息焦慮的嚴重性,
已經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了嗎?
甚至已經大部分的人都有不願意接電話的心理抗拒。

仔細回想十多年前所有工作都是電話談,然後直接約到地點現場處理掉。

其實一切更有效率。

真的通常5分鐘電話便能解決,
在訊息上需要15-40分鐘的事。

中間撇除等待及非必要的猜忌感,
況且文字沒有情緒,
很多人便會琢磨於文字呈現的感覺、
數量、表情😊符號等當中膠著。

「你穿的那是什麼呀?」

「你穿的那是什麼呀?」

語言最有魅力的便是口氣語調上的表達,
光是上述同個句子便有兩種意思。

1。真正詢問衣服是什麼款式?
2。嫌棄穿著的品味

有的人甚至為了事件交接未來有個對應,
必定要用訊息來談。
(那法律合約作為什麼用途呢?)
———————————————————

另外不同國家對於訊息處理方式也截然不同,如果要我說一個地方的進步與衰敗‘’訊息處理’‘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及文化。
譬如歐美等國家某部分人是有絕對家庭日跟非工作時間是難以連絡工作的。

但是換作來到亞洲地區,
大家都有手機無法離手的情況,
無論是否有重要事情在處理,
都隨時要有兩三個通訊軟件來回切換。

我感覺很多人近乎是除了睡覺時間,
都是在看手機的。

舉例我而言,
我自己平時需要看7個通訊軟體。
另外個別有的軟體我還得有兩三組帳號。
甚至得擁有兩台手機來個別處理不同的訊息、聯絡人。
工作戰備狀態時,
還得保持除了我睡覺時間手機24小時不關機隨時能聯繫。

老實說太擾人了。

我覺得科技的進步最終是在摧毀人性的。
生活根本不需要如此。
不過身為需要融入社會的個體,
終究得依順著大眾的選擇。

今天被我的閨蜜唸了說我回覆工作訊息太過簡短了,
這樣肯定會造成別人的不愉悅。
我能理解她所說的,
也馬上打一大堆廢話外加各種表情😊符號以及您、感謝、辛苦了等來回覆對方。

順帶她還告訴我,
如果不打算即時處理訊息別「已讀」。

也想到那時節目組助理問經紀人說我是否很嚴肅?(但我與她素未謀面的)
原因也是因為我回覆相當簡短,
沒有表現出文字情緒張力。
見到面也說:欸~她人感覺蠻好的啊。

天啊⋯
我希望整個世界教育上面是要為每個人灌輸新的思維,
譬如文字僅供解決事務、基本連絡對接為主,並不帶有任何情緒。
(用通訊軟體吵架,
我認為根本就是最愚蠢的方式)

總之,除了日常生活之虞,
還得學習在訊息上帶給別人舒服的感受。
做人真的越發不容易了。
怪不得很多人跟我談事情一直打小作文。

那種人,我面對起來都很崩潰。
(因為我每日處理訊息的量顛峰時期高達上百人6小時,
電話對接上在20-50人上下)

不過他們也是為了一種「舒服」感、
一種禮貌上的作法。

究竟是要怎樣!
(我已經很多通訊軟體上面是找我請打電話了也沒什麼人會打啊🤷🏻‍♀️)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